刊名: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办:中华医学会
ISSN:0529-567X
CN:11-2141/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妇产科学
期刊热词:
临床研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支持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牵头全国45个相关研究中心,建立了我国50万人规模的出生人口队列,为我国生殖健康研究提供了生物样本和孕前-孕早期出生人口队列多维大数据库,旨在探究出生缺陷的发生因素及与各风险因素的关联度,以采取相关策略,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院长阴赪宏教授团队近日将研究方案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题目为《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介绍了我国出生人口队列的研究进展情况,并重点阐述了研究方案设计和初步结果。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5%~3.0%,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类型。
01不少出生缺陷风险因素不明
出生缺陷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很多家庭的噩梦。阴赪宏教授介绍,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前发生的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流产、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显示,6.4%的新生儿死亡归因于出生缺陷,在所有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五。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不断完善,三级防控措施深入实施,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儿数十万例。2012年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
阴赪宏教授表示,目前不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并不明确。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上述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部分已有关联的因素,关联强度尚缺乏数据支撑,是目前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我国正在试图攻克这些难题。“出生队列研究模式在探讨各类危险因素和健康的关联,以及在疾病早期预防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已经被全球公共卫生领域认可。通过建立大型出生人口队列,明确出生缺陷的风险因素和致病因子,是开展针对性防控的关键。”阴赪宏教授表示。
02 50万中国出生人口队列建立
针对我国出生缺陷防治的现状,科技部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布局,资助了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出生人口队列,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风险研究”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立起50万人的出生人口队列。
阴赪宏教授介绍,我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全国性、多中心的超大规模队列研究。这项研究于2017年启动,历时4年,由北京妇产医院牵头,在全国20个省(区、市)的45家相关医疗机构招募了超过50万名孕妇,收集了孕妇孕前及全孕期的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等暴露因素信息,并建立了全国出生人口队列生物样本库。
在阴赪宏教授的带领下,北京妇产医院科技处处长岳文涛教授及项目组其他成员在队列建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出生人口队列实施方案。
岳文涛教授介绍,项目组在孕早期招募孕妇,并开展全孕期的随访,涵盖了广泛的数据资料,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健康状况、生育情况、产前筛查、遗传因素、药物暴露和药物治疗、既往慢性病、营养、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养宠物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绿地、夜光、噪音、温度等)和临床实验室检测数据等。这些信息为详细探讨不同暴露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因果影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项目组在孕妇孕期的不同阶段收集了各类生物样本,结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微生物组学等技术,并融合跨生命周期的多学科方法,为进一步系统探索出生缺陷的分子机制及新的诊断技术,提供了研究资源和平台。
在数据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岳文涛教授表示,所有基线、随访和结局数据,以及临床实验室检测和生物库样本数据,都通过安全的数据管理云平台进行管理。该云平台包括电子数据采集(EDC)和生物样本库系统。该云平台提供了强大的质量控制功能,包括逻辑验证、跨病例报告表验证、异常值提醒、自定义公式计算等,可以对数据进行线上实时质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由于样本规模巨大,中国出生人口队列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早在1911年,英国建立了赫特福德出生人口队列,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多个10万人口级的出生人口队列,比如挪威母婴队列和丹麦出生人口队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公共卫生领域投入增加,广东、上海、安徽等地也先后建立了一批出生人口队列,但大多都是中小型规模的队列,且覆盖区域较小,难以对我国整体出生缺陷情况进行探索。“中国出生人口队列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研究网络,发挥我国人口资源的优势,已招募超过50万名孕妇,实现了弯道超车。”阴赪宏教授表示。
文章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fckzz.cn/zonghexinwen/2022/042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