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办:中华医学会
ISSN:0529-567X
CN:11-2141/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妇产科学
期刊热词:
临床研究
《生门》 (2016年)导演:陈为军主演:李家福 等
2017年12月21日,东方卫视22点黄金档播出了由陈为军导演、聚焦妇产科生育题材的13集大型剧集纪录片《生门》,爱奇艺同步播出,一时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其实在2016年,电影版的《生门》就已经上线,并获得了中国首个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电影收获了豆瓣8.9的评分,但由于宣传、排片等因素,总票房仅有150万元。
在中国,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生门》应当算开了此类纪录片的先河。作为电影《生门》的一个补充,剧集版的《生门》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与传播媒介的改变以及东方卫视、爱奇艺的宣传不无联系,但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电影版,剧集版的故事体量更大,因而无论是从叙事的完整性、内容的饱满性,还是从内涵的丰富性来看都更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对比两个版本,虽然剧集版更加完整地记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但由于毕竟电影的时间有限,为了戏剧冲突,导演选取的案例及细节都更具震撼力与感染力。透过《生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一次艰难的选择,每一个生命之门的开启都凝聚了众人的辛酸与泪水。在生命之门前,爱情、亲情以及道德、人性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生育的考验。
此纪录片在重申女性的意义和分量上具有重要意义。当三八妇女节在各大商家的炒作下逐渐变成女神节、女王节,社会似乎逐渐忘记了女性的含义。面对生育以及生活,所谓的女神和女王都显得格外苍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女性主动或者被迫冒着各种风险孕育、生养,这确实是本能的一种体现,可问题是,在此过程中一旦碰到紧急事件,女性的安全、孩子的健康又由谁来保障?纪录片给出的答案并不乐观,四处筹钱的无奈时时发生。以筹钱为线索,纪录片揭示了救助体系的缺陷,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当开朗的夏锦菊为保子宫,在手术台心脏停跳两次,给身体四次换血,再美的笑容都无法让人舒心,子宫似乎成为了每一个女性的身体伦理。《生门》着重凸显了每一位女性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强与果敢。当她们劫后重生,脸上的泪水与微笑都是记录片中最晶莹的亮点,这份亮光或许在灾难的背景下微弱而无力,但整个作品因为这些微光而耀眼。因为,《生门》用女性的坚韧展现着母爱的力量,也用女性的脆弱凸显着社会的缺陷。
生育是一种本能,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并非任何生育都值得期许。当两个精神病患者结合,所孕育的宝宝将拥有何种命运? 《生门》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却留给我们巨大的思考空间。精神病患者有生育的权利吗?若有,生出的孩子健康如常人,那孩子由谁抚养?孩子不健康,他将如何走向未来?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所谓常人对少数异常者人性本能的掠夺? 《生门》留给我们一连串的疑问,显然这个社会亟需冷静的思考。其实就连我们是否有资格判断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健康与否都值得怀疑。当年纳粹德国为防止社会“退化”,禁止精神病人结婚,甚至将患者阉割、送入毒气室。二战之后,“退化”学说被抛弃,但却为优生学埋下了种子。优生学强调通过优生优育的政治促进人类的“进化”。在我国,“优生优育”始终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为优生尝试各种科学手段,几乎到了迷信科学的地步。2011年上映的《万有引力》 中就讲述了一个为了怀孕,尝尽各种“科学”方案无果,最终摒弃科学,自然怀孕的故事。电影中的这个故事展现了对自然的一种崇敬和回归。《生 门》 中,李双双及其家属由于优生优育的思想,企图放弃已有34周的孩子,仅因为孩子在宫内发育不好,可能有智力缺陷。在如今的文明体制下,生育已再不是纯粹的本能,每一个生命都被寄予厚望,从备孕到怀孕再到出生,理性和科学几乎成为生命的枷锁。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陈为军执导的一部纪录片,曾获2003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纪录片提名、2003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最高竞赛单元提名、2004年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和2004年英国国家最佳纪录片奖。整部影片近距离地拍摄了马深义一家面对艾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经历。马深义一家住在中国河南上蔡县文楼村,他的家庭就是艾滋病的受害者。他们一家五口人,有四人感染了艾滋病,只有9岁的大女儿是健康的。《好死不如赖活着》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背景音乐、没有字正腔圆的叙述、没有宏大的场面,整部影片就是在纪录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影片的镜头从2001年的春末夏初开始,历经盛夏、深秋、严冬,一直到春节,近距离地拍摄了马深义一家面对艾滋病和死亡的人生经历。
文章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fckzz.cn/qikandaodu/2021/060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