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华妇产科杂志
主办:中华医学会
ISSN:0529-567X
CN:11-2141/R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期刊分类:妇产科学
期刊热词:
临床研究
1 学科重要性
妇产科护理课程是本着以人为中心对女性妊娠分娩产褥期的正常生理变化过程及护理内容进行分析的课程,系统介绍了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和保健方法。高职院校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能够帮助医学生系统学习相关知识,能够胜任对孕妇产妇的护理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妇产科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现状
妇产科护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是实践指导不可或缺的理论,也是检验护生能力的试金石。护理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都是十分细致的护理工作,对临床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高职院校大都看重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是采取单方面灌输的授课模式,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只是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实际操作能力达不到从业标准,不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3 妇产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教材滞后
妇产科护理课程的教材有些陈旧,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没有通过授课教材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得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捉襟见肘,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许多难题在教材中没有答案。
3.2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授课模式的限制使教师只能采取一站式授课,和学生只通过成绩进行交流。教师对于先进教学设备的运用不够,许多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无法得到体现。
3.3 教师队伍结构单一
高职院校护生未来是要从事护理行业的。高职院校教师多是高等院校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高校中更多的是采取科研式教学,教师掌握了扎实理论知识,但却缺少临床经验。
3.4 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过于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只为应付通过期末考试。还有许多选择护理专业的男生因为性别差异而对妇产科护理课程产生排斥。
3.5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出现断层
理论教学完成后学生就会进行实习,但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过于薄弱,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高职院校应打造出专门的实践通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并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入实践体验课程,实地对患者进行了解。
4 妇产科护理课程改革方向
4.1 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每年应在原有基础上对新的医学发现进行总结研究,并将有益于教学的内容编入教材和教学任务中,紧跟日新月异的医疗发展水平,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医学科研成果资讯。
在原有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课时,积极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护理专业的内涵。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更适合学生,视频、图片比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情境模拟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解决突发状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4.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设定教学目标,可通过成果导向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执教的热情,并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妇产科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可以定期聘请经验丰富、从业多年、熟知护理行业的医生或护士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为学生学习提供生动鲜活的护理案例。在教学课余时间,可组织教师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加强新老教师的沟通和一对一指导工作。
4.3 形成激励机制
护理专业的学生今后要接触的是鲜活的生命,面对孕产妇病患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期末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可以获得临床体验资格,同时也不能放弃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对症下药找出原因,发现学生的长处,做到因材施教。还要调动男护士的从业积极性,淡化性别差异。可以在学生中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互帮互学,以满足情境教学模式的需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学习积极性。
4.4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临床教学对产科护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会对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临床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学校应与医院共同打造零距离实践通道,让学生在教师和医生的带领下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进入病房进行学习和考察,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医生完成基础护理和洗护工作。学校应设立实践训练室,便于学生在临毕业时期对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在实训和实地考察过程中,学生不再单纯以书本为重,而是形成了独立思考、认真观察的习惯,增强了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专业的热爱,会为了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
文章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网址: http://www.zhfckzz.cn/qikandaodu/2021/0604/365.html